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浙江潮塘江沉船发掘 填补省内元代海船发现空白

 
 

  22日,浙江宁波慈溪市潮塘江沉船的考古发掘情况首次对媒体公布。今年6月, 慈溪市在一次施工中发现一艘元代古沉船,目前,沉船遗址野外考古发掘工作圆满结束,开始进入现场保护与整体迁移阶段。据悉,这是宁波市辖区内发现的第六艘古代沉船,同时,填补了浙江省元代海船发现的空白。
  6月5日,接当地群众报告,在宁波市重点建设项目——慈溪市城区潮塘江排涝工程施工时,发现一艘沉船。宁波、慈溪两级文物部门随即派员赶赴现场察看,初步确定系古代沉船。
  据悉,潮塘江沉船船体残长19.5米,宽5米,型深约2米,整船全长初步推测介于23-28米。沉船除首尾已残外 ,保存较好,主要构件有龙骨、桅座、隔舱壁板、抱梁肋骨、扶墙材、加强筋、纵梁,船底板、甲板、护舷木等。
  经国内专家论证,该船为一艘可航行于近海的尖头方尾运输货船,具有既可航行于南方、也可航行于北方的典型浙船特征。船的年代,根据其出土遗物、船体结构以及慈溪海塘筑造历史等综合分析,可确定为元代晚期。
  据介绍,古船的发现,不仅填补了宁波市、浙江省元代沉船发现的空白,弥补了宁波古船时代序列上的缺环,也为慈溪围海造田历史、杭州湾岸线变迁以及宁波地域文化、经贸往来、交通发展等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同时,该船作为目前国内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早期木船之一,对深入研究我国古代四大名船之一的浙船的船型结构、造船工艺,以及中国造船史、交通史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4-07-23
                                   (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