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格萨尔说唱、八大藏戏、传统舞蹈等多个非遗项目的全媒体资料,目前已统一录入数据库,并向公众免费开放, 实现了资源共享.”西藏自治区文化厅非遗处处长吉吉28日说.
藏文化底蕴深厚、特色浓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起,西藏启动大规模的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由自治区图书馆具体负责非遗素材收集整理与录制工作,使许多优秀传统文化遗产获得新生.
截至目前,西藏已收集记录稿10万余篇,录音带 、录像带近2000盒,4.5万余张照片 ,涵盖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及民俗等10大类别.
藏族史诗《格萨尔》是世上最长的史诗,讲述了传说中的藏族英雄格萨尔王降妖伏魔、造福百姓的故事.2009年 ,《格萨尔》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格萨尔多媒体数据库包括精品说唱、艺人口述史、音乐唱腔、格萨尔王赞歌、格萨尔王舞蹈、格萨尔王历史遗迹六个部分,全方位展示格萨尔说唱艺术的魅力.”努木说.
起源于十四世纪的藏戏,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藏戏是广受藏族群众喜爱的古老剧种,将其纳入数据库后,可确保这一传统非遗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努木说.
非遗传承方式多以“活态传承”为主,因此,避免传承过程中“人亡歌息”、“人走艺亡”现象的发生尤其重要.为此,西藏文化部门专门启动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这些民间艺人的“绝技”将按步骤纳入数据库中进行统一管理.
此外,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下一阶段计划用3到5年时间,对藏族手工技艺(唐卡、锻铜艺术等)、藏医药文化等多类特色文化项目进行整理、编录,并建成多媒体数据库.
数据显示,目前西藏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800个,68名传承人被认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323个项目和350名传承人入选自治区级名录.
2014-07-30
(新闻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