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天津市“一普办”红桥寻宝

 

  2014年11月27日,天津市“一普办”组织专家来到红桥区,协助该区普查办进行文物认定。
  红桥区位于天津城区西北部,南运河、子牙河、北运河于三岔河口交汇流入海河,历史上是南粮北运和水上运输的集散地,享有“先有三岔河口, 后有天津卫”的美誉。在“一普”文物认定过程中, 发现天津清真大寺收藏有匾额、楹联数十件,以及石碑、 砖雕等,其中如康熙年间的匾额“清真无二”、雍正年间的匾额“万品昭诚”、光绪年间的匾额 “普今独后”等,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天津清真南大寺在收藏匾额、楹联、石碑等文物的同时, 还收藏着清代的八方撇口瓶、民国时期的束腰长方桌、民国时期的苏钟等。这些文物充分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天津清真大寺和天津清真南大寺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悠久历史。同时,在天津市红桥区文昌宫民族小学和天津市潞河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还分别发现了石碑和造像石。本次“一普”红桥寻宝,发现的文物主要为清代与民国时期,是红桥区历史发展中的宝贵财富。

                                         2014-11-30
                                 (新闻来源: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博物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