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在河北区寻找历史的足迹
——天津市“一普办”为河北区进行文物认定


 
为河北区认定文物
 

  2014年12月9日、10日,天津市“一普办”组织专家来到河北区,协助该区普查办进行文物认定。
  河北区地处天津城区东北部,因大部分地域坐落在海河以北而得名。该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两天的时间中,天津市“一普办”协助河北区普查办对需要进行文物认定的13家单位进行了走访,先后发现的代表性文物如:天津市木斋中学收藏的私立木斋中学校旗,天津市第二中学、天津市第五十七中学收藏的《万有文库》及其专用书柜,天津市扶轮中学收藏的叶恭绰1926年为《扶轮》校刊提字、民国时期教具,天津市中山志成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柱础,天津市第一医院的温度计,天津市河北区扶轮小学的门枕石,天津市河北区金家窑清真寺的匾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河北区委员会的家具等。这些文物的年代主要为清代与民国时期。其中一些文物收藏单位具有悠久的历史,如:天津市木斋中学由爱国教育家卢木斋先生创办于1932年;天津市扶轮中学创建于1918年,是我国铁路创办的第一所职工子弟中学;天津市河北区扶轮小学前身是天津铁路分局职工子弟第一小学,同样创建于1918年。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物收藏,体现了河北区对于天津近代发展,特别是教育发展的卓越贡献。

                                        2014-12-11
                                 (新闻来源: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博物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