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6月末启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藏品登录工作以来,截至2014年12月25日, 全市登录文物90320件/套,实际数量达286761件。半年来,平津战役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天津戏剧博物馆文庙博物馆管理办公室等45家单位已提前完成文物登录工作,占参加普查单位的35%。天津博物馆、天津市文物公司、 天津自然博物馆截至12月25日依次登录了32310、15112、14681件/套文物,这三家单位的文物登录数量不仅在全市位居前三,在全国普查单位也位列前茅。此外,天津杨柳青博物馆(石家大院)、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博物馆、天津市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天津市武清区文化馆所登录的藏品较上月涨幅数量较大。
半年来,随着文物登录工作的展开,文物认定工作稳步推进,至2014年12月末基本完成。市普查办组织专家,陆续对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市中国大戏院等市属单位进行文物认定,并先后协助和平区、滨海新区、北辰区、武清区、东丽区、红桥区、河北区、宝坻区、宁河县等9个区县开展文物认定工作。 在文物认定工作中,发现了诸多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文物,如: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收藏的民国西式有穹柜,天津市中国大戏院收藏的周信芳1936年演出《六国封相》的剧照,天津市正兴德茶叶有限公司收藏的景泰蓝工艺品,天津市木斋中学收藏的私立木斋中学校旗,天津市扶轮中学收藏的叶恭绰1926年为《扶轮》校刊提字,宝坻区档案馆收藏的落地穿衣镜,宁河县档案馆收藏的天津益生银号职员证明书,等等。文物认定工作为系统外相关单位摸清文物家底、梳理文物信息、 建立文物登录机制奠定了基础。市普查办拟于明年加强专家对普查登录平台的审核力度,确保文物登录质量。
2014-12-31
(新闻来源: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博物馆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