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艺术舞台>>
     
  演出信息    
                天津交响乐团5月11日节目单及相关资料

 
 

  E小调第二交响曲
  拉赫玛尼诺夫的这首交响曲作于1906-1907年,1908年1月27日在彼得堡首演。共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 慢板转中庸的快板,乐曲由略带忧郁气氛的进入部平静地开始。主部(中庸的快板)首先由小提琴呈示紧张的第一主题,木管与弦乐用G大调柔和地唱出抒情的第二主题。进入了发展部之后,主题一面发展,一面趋于高扬。经过剧烈的高潮之后 ,乐曲进入再现部。在此将第一、第二主题以拉赫玛尼诺夫的手法予以再现之后,用进入部提琴动机的素材构成的结尾部分来收束这一乐章.第二乐章 极快的快板 ,具有诙谐曲风格的乐章 。法国号承接开头的节奏 ,开始奏出有粗犷风格的主题,然后移交给弦乐部分。乐曲以主题为中心高扬起来,一直高扬至强调节奏的铜管以叫嚣方式中止。不久,以小提琴为中心唱起了柔和优雅的曲调,但是立刻又为诙谐曲部的节奏所打消。 第三乐章 慢板,首先,小提琴以斯拉夫风格的优美情调唱出了流畅的旋律。接着由单簧管以优美的旋律取代。这一乐章的主题也是整部交响乐中最动人的部分。第四乐章活泼的快板,经过短小而极强的前奏之后,引出强劲的第一主题。反复了这一主题后,经过一个爽朗的乐段,出现了移至D大调的第二主题。乐曲一面再现前面的主题和动机, 一面像胜利凯旋般强劲有力地将全曲最终推向高潮。结尾部分以第一主题的节奏为中心,华丽地结束全曲。
  查尔达什舞曲
  《查尔达什》 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蒙蒂的最著名的两首小提琴曲之一(另一首为《爱的晨曲》) ,查尔达什为匈牙利的一种民间舞蹈,其音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称“"拉绍”,速度徐缓而富于歌唱性;第二部分称 “弗里斯”,速度迅急,情绪热烈。本曲即以这一舞曲的典型特点写成。乐曲一开始先呈示出充满激情的引子,然后奏出深沉而略含忧愁的主题,并由这一主题组成了查尔达什舞曲特有的"拉绍"段落。在这一小调色彩的抒情旋律发展之后,又出现另一支流畅而华丽的小调旋律。这两支旋律都具有鲜明的匈牙利及吉普赛音乐的特点。接着,乐曲转入查尔达什舞曲快速而活泼的“弗里斯”段落 ,形成欢快而奔放的气氛 。这段舞曲音乐越来越热烈,由十六分音符组成的乐句频繁出现,使乐曲趋向高潮。接着,音乐突然平静下来,缓缓奏出柔和而委婉的歌唱性主题旋律。这一纯朴甜美的旋律经过小提琴泛音再现,形成一种幽谷回声的动人效果。乐曲再现十六分音符组成的乐句,并用切分节奏的处理,将乐曲推向热烈的高潮后结束全曲。
  《罗马狂欢节》序曲
  此曲是在柏辽兹完成了他的歌剧《本维努托·切里尼》之后,才想起来为该剧第二幕加上的一个序幕,于1843年在巴黎完成,1844年二月在巴黎由作曲家亲自指挥首演。
  第二幕的这首被柏辽兹冠以《罗马狂欢节》标题的序曲,以一段取自塔兰泰拉的奔放号声开始。接着,哀伤的英国管奏出深沉抒情的旋律,此主题源自歌剧中切里尼与苔蕾萨演唱的咏叹调《爱之二重唱》。接着又恢复了较为活泼的速度,先是一个轻快的诙谐曲一般的段落。其旋律源于歌剧第一幕第二场中的金饰匠们所唱的歌曲。不久,随着主要的萨塔列罗主题的出现。全曲突然变成全乐队强奏,它在序曲的其余部分中占了统治地位。在将近结束处,萨塔列罗似乎逐渐消失,听上去很遥远了,只剩下它的节奏在第二小提琴中轻轻浮动。不久,舞曲又重新出现,比前面任何一次都更奔放狂野,不断变换的节拍和绚丽的乐队色彩交相辉映,壮丽无比。
  西班牙随想曲
  《西班牙随想曲》是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技艺绚烂和广为流传的作品之一,它先于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前不久写出。原先作者的打算是用西班牙的民间主题、特别是舞曲主题写一首小提琴幻想曲,但是后来他决定改为管弦乐曲,以便更好地表达出音乐的美丽和光彩。在这首随想曲中,乐队的色彩有着光辉夺目的变化,每一个旋律的进行及其装饰变化都用最合适的乐器来表现,同时还为一些乐器提供充分发挥其炫技表演的华彩乐段,一些独特的打击乐器的色彩及其节奏的运用也十分出色。这首乐曲不但是效果突出的技巧性乐曲,同时也是描述南国色彩鲜艳的大自然景色和西班牙人民的富有诗意的生活的音乐故事
  电影“辛德勒名单”主题曲
  这部影片的配乐是近年来少见的具有强烈感染力的音乐之一 ,作曲者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与斯皮尔伯格多次合作,深切体会这一位在身体中流着犹太人血液的导演在创作此片时的心情,因此吸取了犹太民族音乐的旋律特点,采用了小提琴独奏的方式突出主题,将残酷战争阴影下犹太人凄凉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配乐中的两个主题旋律的小提琴独奏,编曲平实而情绪深刻。温和细腻,哀而不伤,不是对人间悲剧的控诉,而是对历史错误的沉思,充满了省思和缅怀的温淳气质。威廉姆斯在交响乐的部分则善尽烘托陪衬的角色,让音乐成为深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历史独白。闭目冥想,电影那黑白影像再一次在眼前浮动,心中多了一份怜悯和绞痛。提琴感人至极,忧郁低婉的音色带观众回到了那个灰暗的生命不能自主的年代, 如此冷酷严肃而血腥的影片 ,加之运用了极抒情、极柔婉、极幽怨的主题音乐,将这部深刻意义题材的电影烘托到一种让人静思的历史高度——让人静思60年前的黑暗,让人记住一个事实——战争是残酷的..... 这部音乐作品和这部影片一样,也必将是音乐殿堂中的永恒经典。
                                     2007-04-19
                               (新闻来源:天津交响乐团 信息员:张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