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艺术舞台>>
     
  艺术动态  
               歌舞戏剧齐登场 欢声笑语度新春

 
 

  春节期间,本市文化部门以弘扬民族文化、建设和谐天津为主题,精心组织了精彩纷呈的舞台演出,为广大市民送上丰盛的节日文化大餐,让全市人民在喜庆、欢乐、和谐的气氛中欢度佳节。
  
戏剧舞台繁花似锦
  好戏连台,流派纷呈。 过年看戏是我市群众节日生活的重要内容。 今年正月初一到十六,市京剧院、市青年京剧团、市评剧院、市河北梆子剧院、市曲艺团等本市戏曲院团抓住节日演出黄金时期,组成最强阵容,拿出最好戏码,增加演出场次,满足观众的需求, 戏曲舞台呈现持续火爆的场面, 他们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戏曲院团为观众演出了60场京剧、评剧、河北梆子和曲艺节目,5万多名观众享受了丰盛的戏曲盛宴,人次、场次均创历史新高。
  演出剧目既有京剧《凤还巢》、《四郎探母》等传统大戏,也有创新复排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既有评剧、河北梆子传统名剧《桃李梅》、《喜荣归》,也有名家名段演唱会,让戏迷们大饱耳福,过足了戏瘾。
  名家荟萃,满台生辉。 本市戏曲名家杨乃澎、 李经文、 康万生、邓沐玮、王平、 张幼麟,王立军、孟广禄、张克、赵秀君、李佩红、刘桂娟,石晓亮,崔莲润、曾昭娟,陈春、杨丽萍、刘志欣,央视京剧大赛获奖优秀青年演员王艳、吕洋、凌珂、王嘉庆、李宏等悉数登台,演出最受欢迎的剧目,令观众领略了戏曲艺术的魅力。
  各地戏曲名家也前来助阵,为热闹的舞台锦上添花。北京河北梆子剧院名家王洪玲、彭艳琴、王英会来津首次上演看家好戏《秦英征西》和《牙痕记》;梅花奖得主张俊玲、中国评剧院的著名白派传人王冠丽和北京德云社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等携大型评剧喜剧《打狗劝夫》亮相津门;由中央电视台、天津电视台和全国15家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元宵戏曲晚会”在中国大戏院精彩亮相。晚会既有尚长荣、李维康、耿其昌、谷文月、赵志刚等名家,又有活跃在戏曲舞台上的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的梨园新秀, 成为戏曲演出的最大亮点; 正月十六,“评剧名家精品折子戏贺岁专场”再掀高潮,;“新春曲艺晚会”上,市曲艺团历届文艺新星给曲艺观众带来欢乐。
  节日期间,小剧场也十分热闹。 中国大戏院小剧场、谦祥益文苑和天华景等, 下午和晚上天天满场,有时还要加座。除了本地观众,观看演出的还有不少慕名而来的北京、河北和山东等地的客人。
  高雅艺术风景靓丽
  一夜春风花千树,万里笙歌福津门。春节高雅艺术演出更是繁花似锦,多姿多彩。据统计,40多场中外经典歌舞、民乐、交响乐、芭蕾舞等登陆各大剧场,营造了津门艺术氛围。
  春节前,连续6年获得俄罗斯歌剧及芭蕾舞剧最高奖的新西伯利亚模范国立歌剧舞剧院莅津, 拉开了“2008都市浪漫-世界著名芭蕾舞团精品剧目展演”的大幕, 把经典《天鹅湖》呈现给观众; 2月4日,天津市2008春节军民联欢晚会,气势弘宏,歌舞交融,唱出了盛世新春的颂歌;农历正月初三、初四,由和平区政府、今晚传媒集团主办的“中国移动无线音乐之夜暨 2008新春动漫音乐会”在天津大剧院上演。 充满童趣和想像力的卡通片电影画面与大型乐队的演奏交相辉映,让孩子们笑得合不拢嘴;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音乐剧《仲夏夜之梦》为青年人带来美的享受;天津交响乐团为青年人带来的“世界经典爱情作品的音乐会”,伴随年轻人度过愉快的夜晚;正月十六,“民族欢歌·正月正大联欢”在第二工人文化宫激情上演, 著名歌唱家郭颂和来自中国歌舞团、 中央民族歌舞团等青年歌手演唱了经典老歌,深深感染了观众; 2月23日,“渤海银行之春《神州颂》2008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新春音乐会”在天津大剧院奏响,著名指挥家谭利华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幺红、孙砾倾情献艺,为本市高雅艺术舞台又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
  公益演出惠及人民
  津沽大地遍吹文化风,城里城外同过“文化年”。春节期间,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公益性演出如火如荼,近千名文艺工作者深入厂矿、军营、学校, 社区演出了50多场戏曲、曲艺、音乐、歌舞、杂技、儿童剧节目,5万多名群众就近享受了道道文化大餐。
  由市委宣传部、市委金融工委、市文化局共同主办的元旦、春节“天津市金融文化系统回报社会、共建和谐2008系列文艺演出活动”高潮迭起,天津歌舞剧院、天津交响乐团、天津京剧院、天津杂技团、天津曲艺团等专业艺术院团与金融系统联合推出19场系列演出,让广大观众欣赏到一台台文艺精品。 1月23日、29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组织的“新春的祝福——海河情艺术团慰问城市建设者曲艺、戏曲专场演出”举行。天津市曲艺团优秀中青年演员,天津京剧院、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天津评剧院、天津河北梆子剧院的艺术家们联袂为重点项目建设者奉献了精彩的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2000多名来自生产一线的工人大呼过瘾,掌声不断,好评如潮。一些建设者兴奋地说:这么多著名艺术家节日期间专门为我们演出, 让我们非常感动,演出太精彩了,我们要加倍努力, 为天津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正月十六,在“警营之春”慰问武警官兵专场文艺演出中,本市文艺工作者演出了歌舞、京剧、相声和杂技等精彩节目,送去了对子弟兵的新春祝福。
  慰问民工真情奉献
  风雪不期至,艺术送真情。因遭受雪灾,交通阻隔,大批外来务工人员滞留天津。春节期间,市文化局组织了“真情家园,同享欢乐”慰问外来务工人员演出活动,让留津务工群众共享文化,欢度新春。各艺术院团精心排练节目,为15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和家属演出9场节目。大年三十,市群众艺术馆为我市重点建设工程的200余名贵州、江苏等地的农民工及家属演出了专场节目;天津京剧院、天津青年京剧团把河北省第七建筑公司、江苏省南通第六建筑公司的外地务工人员分别请进剧院, 为他们献上《锁麟囊》、《四郎探母》等传统大戏; 天津评剧院用大轿车把天津大无缝钢管厂、华森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的外地务工人员接到剧场,为他们演出了《狸猫换太子》;正月十四,天津人民艺术剧院为来自河北、甘肃、山东、安徽等地的河西区马场街保洁队务工人员演出了音乐剧《仲夏夜之梦》。场场演出都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台台节目表达了文艺工作者的深情厚谊,使留津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感受到了家一样的亲情和温暖。
  来自山东曲阜的小伙子兴奋地说,从前在家里过节的庙会上看过戏,来天津打工快七年了,平时忙得顾不上看戏,没想到这回不仅能到现场看戏,而且还看到这么多优秀演员演出,很感谢天津市文化部门。来自安徽、贵州的务工人员激动地说,虽然不能回家过年,但是在天津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今后要尽自己的力量为天津这第二故乡多做贡献。
  送戏下乡服务农民
  春节期间,百余名文艺演员满载着对农民的深情厚谊,行程千余公里,北到廊坊、蓟县,南到沧州、邢台,东到塘沽、汉沽,西到西青、霸州,为20个地区的乡亲们演出了30场,观众近3万人次。 从正月初六至正月十八,天津河北梆子剧院广大演员,冒着刺骨的寒风,辗转津、冀农村大地,为农民奉献了他们酷爱的《打金枝》、《喜荣归》等14台大戏; 天津京剧院著名京剧艺术家康万生、 李经文、 胡小毛、 王平、 张克、 王长君等为河北省邢台煤矿工人演出了《大·探·二》、《铡美案》等传统剧目; 天津评剧院把《秦香莲》、《卷席筒》等经典剧目送到北京通州, 河北霸州,本市蓟县等地的农民中;天津歌舞剧院为武清农民送去精彩的音乐歌舞节目,正月十五该院民族乐团还在河北省廊坊成功演出了欢乐喜庆的民族音乐会。
  一场场精彩演出,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欢歌笑语中得到美的享受;一台台精品大戏,使农民尽情享受着戏曲艺术的魅力。在乡镇农村, 乡亲们奔走相告,他们或扶老携幼,或结伴相行, 大姑娘小媳妇穿得鲜艳夺目,早早汇聚到演出现场,每场演出,观众爆满,掌声如潮,歌声、笑声交汇成欢乐的海洋。
  心系群众真诚奉献
  艺高不忘根,真情为人民。为让广大群众享受文化成果,广大文艺工作者以高涨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送戏下乡演出活动中。
  河北梆子剧院、评剧院演出台口多、路途远,演出场地简陋。演职员们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连续10多天早出晚归,风餐露宿。但每一个人都毫无怨言,始终精神抖擞,把精彩的演出奉献给广大群众。歌舞剧院为武清农民演出,数九寒冬,舞蹈演员们仍穿着单薄的衣服,有的演员患了感冒,但面对台下农民观众如潮的掌声,所有演员都不辞辛苦地在寒风中登台演出。著名京剧艺术家李经文、康万生、王平节日演出繁忙,听说为煤矿工人演出,他们不顾身体疲劳,刚从外地回来没有休息就赶赴邢台煤矿演出,以满足工人们点名要看他们演出的愿望。
  许多文艺工作者纷纷表示,要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以人民为本,以基层为根,创作排演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2008-02-29
                                     (新闻来源:今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