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艺术舞台>>
  艺术动态  
                        
 


传承流派艺术 促进国粹繁荣
纪念京剧大师张君秋诞辰90周年天津系列演出综述

 
 

  津城十月,京韵绕梁,国粹芬芳。为纪念京剧大师张君秋诞辰90周年,缅怀大师的道德风范,展示其艺术成就,进一步继承发展张派艺术,促进京剧事业的繁荣发展,来自天津京剧院、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湖北省京剧院和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学习张派艺术的名家、新秀纷纷亮相于天津中华剧院舞台,歌梨园盛世,唱华彩乐章。
  四出大戏场场精彩  
  自本月8日以来,中华剧院连续上演了四场大戏, 场场精彩,出出红火,观众们纷纷赞叹:演出好听好看,真是太过瘾啦!此次纪念演出成为了京剧的节日,京剧艺人的节日,更是广大津门戏迷的节日。它的精彩和成功,给京剧事业增添了活力与后劲,为国粹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了崭新的经验和启示,对京剧艺术的高水平传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此次演出阵容强大,名家荟萃,老中青三代汇聚一堂。不仅有优秀的张派传人和再传弟子,还有一些正在迅速成长的张派新秀。张派经典剧目精彩上演,经过李瑞环同志改编、获得观众热烈欢迎的《西厢记》《金·断·雷》《楚宫恨》和传统名剧《秦香莲》让戏迷尽情领略了张派艺术的神韵。赵群、万晓慧、赵芳媛等一批张派新秀先后在2000年和2005年天津市张君秋艺术基金会举办的张派新秀选拔活动中脱颖而出,经过多方面的培养和舞台上的不断磨砺,演艺日臻成熟。此次演出活动,这些张派新人集中亮相,承担了多场戏的主演,他们在舞台上的表现令观众耳目一新,让人们看到了繁荣京剧的前途和希望。特别是作为此次纪念演出主办方之一的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大轴演出的看家戏《西厢记》,更是让戏迷们大呼过瘾,张派名旦赵秀君等一批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的优秀演员们在剧中表现各有精彩,唱念做尽展大家风范,让人们看到了京剧人不断探索取得的进步和突破。
  继承创新谋发展  
  京剧大师张君秋为京剧艺术事业,为京剧艺术教育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担任此次系列演出艺术指导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叶派小生传人叶少兰和著名戏剧理论家刘连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致表示, 在今天学习和弘扬张君秋先生,对前辈的艺术进行高水平的传承,是流派和京剧艺术生存及繁荣的需要,只有保持流派和剧种的艺术精华,保持丰美的艺术魅力,才能保持京剧强劲的艺术生命力。张派艺术就是高水平传承的成果和典范。凡是高水平的传承,必然伴随着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吸取前人的艺术精华,遵照艺术规律,结合自己的条件,有所创造、有所进步就是创新,就是对前人最好的继承。同时,流派高水平的传承又具有多样性,从自身的条件和审美取向出发,会展现出不同的创新样式,就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让流派传承的道路越走越宽。
  他们认为,张君秋先生一生视京剧艺术为生命,他对天津京剧艺术事业献出了全部身心。天津市青年京剧团能拥有一批全国公认的优秀演员,能演出许多高水平的剧目,均得益于张君秋指导的“百日集训”和一大批老艺术家的悉心传授;作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一大工程的京剧“音配像”工作,也是在张君秋先生的积极操办和亲自指导下进行的。天津人民感激他、怀念他。张君秋先生真正是“先继承、后发展”的典范,他所创建的“张派”艺术就是这种开拓精神的结晶。我们举办纪念张君秋先生的系列活动,就是以纪念活动为契机,做扎扎实实的工作,用实际行动把“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京剧艺术”的历史重担肩负起来,让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代代相传,长盛不衰。

                                         2010-10-13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