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琴,这只是一种通俗的称谓,其实更准确的叫法就是一个字“琴”。中国古代文献中的所谓“琴”,就是指如今被称为“古琴”的这种乐器——七根弦张于桐木面板之上,看似简单至极,实则博大精深,是典型的文人乐器。几千年来,流派繁多,更有孔夫子、司马相如、蔡邕(蔡文姬之父)、嵇康等宗师级人物皆为操琴高手。至于伯牙子期的千古绝唱,则已是夫孺皆知。对古琴不太了解的人, 有时会把它和古筝混为一谈。其实琴和筝是两种完全不搭界的乐器。筝在汉、 晋以前为十二弦,唐、宋演变为十三弦,明、清以来增至十五弦或十六弦,近代改制更有二十一弦、二十五弦的,而且体积、音量都比琴要大得多,音色也完全不同。
 古琴音乐主要受儒家中正和平、温柔敦厚、“德音之谓乐”和道家顺应自然、大音希声、清微淡远等思想的影响。传统琴曲主要用五声音阶,即五正音,这可说是儒家中和雅正思想在音乐上的落实,而琴乐清虚淡静的风格和意境则主要为道家思想的反映。古琴由于其乐器的形制、音色、乐曲题材、内涵、结构等因素,音乐风格是倾向静态的、简单的、含蓄的、古淡的、阴柔的、抒情的、典雅的美。
 由于多种原因,近些年来,华夏大地上兴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古琴热。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喜欢上了这种最富有中国古代风韵的文人乐器。每每举行古琴演奏会,往往一票难求。
 2月7日(农历正月初八),在天津大剧院音乐厅将举行一场高水平的古琴音乐会,实在是春节之际难得的艺术享受。
 曲目和演奏者如下:
 《幽兰》《广陵散》                  李祥霆
 《秋水》《醉渔唱晚》              曾成伟
 《梅花三弄》《南风歌》         李凤云 王建欣
 《神人畅》《卿云歌》              丁承运 付丽娜
 《忆故人》《流水》                   杨  青
 《乌夜啼》《大胡笳》               龚  一
 参加演出的这些演奏家非同小可,可以说基本上代表了目前国内古琴演奏的最高水平。
 
 2014-02-06
 (新闻来源:天津网-每日新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