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艺术舞台>>
  艺术动态  
 

第四届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开幕 列夫·朵金携圣彼得堡小剧院来津
大戏《兄弟姐妹》震撼观众

 
    载着业界和观众期待的目光,昨晚,第四届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在天津大剧院正式拉开大幕。俄罗斯著名戏剧导演列夫·朵金携圣彼得堡小剧院带来了他曾震撼西方戏剧界的大戏《兄弟姐妹》,这部长达八个小时(含中场休息)的鸿篇巨制为天津观众再现了二战及战后俄罗斯波澜壮阔的农庄生活,直面希望与苦难的冲突。
  八小时开幕大戏备受瞩目
  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已成为国内戏剧界的知名品牌,每年春夏,中外戏剧人纷纷携大作云集津门。作为本届戏剧节的开幕大戏,列夫·朵金与他的《兄弟姐妹》可谓深孚众望。该剧改编自前苏联作家费奥多尔·阿勃拉莫夫的小说《普里亚斯林一家》,讲述了前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前后农庄农民们的生活。列夫·朵金曾获“欧洲剧场奖”等一系列重要奖项,此次他携代表作来华演出在国内戏剧界引发了巨大关注,连日来朵金在京津两地与诸多戏剧人、媒体人交流,他的许多关于戏剧的“金句”为人们津津乐道。前日在《兄弟姐妹》的排练场上,朵金又一次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一改平日给人温文尔雅、和善亲切的印象,不仅对演员表演的细节不容半点差错,还多次亲自“上阵”执导,洪亮的声音如雷霆响彻剧场,展现出一派大师风采。
  原汁原味俄罗斯现实主义戏剧呈现恢宏画卷
  难得一见的巨制《兄弟姐妹》于昨日下午两点准时开场,这也是天津大剧院历史上首次为时长考虑将演出提前到下午。来到现场的一千多名观众很多都是有备而来,他们中有专业的戏剧工作者,也有喜爱戏剧的普通观众,他们对作品的热情使得国内仅曾出版过一次的《普里亚斯林一家》原著中文译本在多家旧书网店上卖断了货。
  当《兄弟姐妹》的大幕缓缓拉开,每个人都被带进了70余年前的北方村庄别卡什诺。开场村里的女人、老人、孩子们站在码头急切地呼唤从战场归来的年轻人,无论是他们的穿着打扮,还是远方传来的风声、鸟叫声、手风琴声、俄罗斯北方民谣,以及舞台上的白桦林、干草、旧家具、老式手风琴、破旧的军装等道具,都表明着这是一部深深植根于俄罗斯戏剧传统的现实主义戏剧。
  全剧四十余个角色生动演绎每个人和他的命运
  接下来的演出中,观众们体会到了朵金以他史诗般的笔触绘出的农民群像,年轻、活力十足而爱憎分明的普里亚斯林一家的顶梁柱米什卡,内心朴实善良却为现实逼入绝境的农庄前任主席安菲萨,为了不同理想与儿时玩伴米什卡渐行渐远的叶戈尔沙,漂亮、热情并代表着农庄女性真实处境的瓦尔瓦拉……
  全剧大大小小的角色达到四十余个, 在深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演员身上, 他们得到了活灵活现的“再生”。每个人有着自己的性格与命运,但却有着相同的理想,他们在悲苦的战争时期渴望粮食与爱情,然而现实却一次次令他们的希望化为泡影。观众们看到的角色没有善恶之分,他们只是在时代洪流下艰苦求生的小人物。在具体的处理上,朵金还将许多小场景放大、特写,以达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如米什卡回家时带回一块粗糙的面包,而他的弟弟妹妹们居然从没见过,又如农庄女人们一起表达对爱人和亲人的渴盼,对现实无可奈何的她们只能用如舞蹈般费力的集体劳动发泄心中的欲望。 正如朵金所说,《兄弟姐妹》的目的并非赞扬或者批判, 而是令人们直面曾真实发生过的悲剧,剧中又处处体现着阿勃拉莫夫与朵金悲悯的人文情怀。
  《兄弟姐妹》的成功上演也宣告了第四届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的开幕,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克里斯蒂安·陆帕、罗密欧·卡斯特鲁奇、托马斯·奥斯特玛雅、格热戈日·亚日那等欧洲戏剧大师和中生代名导的作品将纷至沓来,与天津观众共度一场戏剧盛宴。

 
 
                          2017-03-05
                       (新闻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