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艺术舞台>>
  艺术动态  
  85岁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王紫苓,来到天津市表演艺术咨询委录制艺术访谈录——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5日上午9点,85岁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王紫苓准时来到天津市表演艺术咨询委员会,录制个人的艺术经历和艺术经验并留下访谈影像。王紫苓提前准备,打好腹稿,如同备课教戏一般认真。
  天津市表演艺术咨询委员会成立于1987年,由本市从京剧、评剧、河北梆子、越剧、话剧、曲艺、杂技等剧种退下来的58位老艺术家组成。这其中,有4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人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目前健在的委员们平均年龄已达88岁。在进入咨询委员会后,许多像王紫苓一样的艺术家们纷纷由演员转变角色,成为总结艺术经验、培养指导后辈人才、推动艺术发展的宝贵财富,如今活跃在舞台上的许多艺术名家都是委员们的弟子和学生。
  “从专业到幼儿、票友戏迷,再到票房的活动评比,邀请我们担任评委,我们都尽心尽力。说戏更是如此,凡是来找我学戏的,不仅分文不取,而且因材施教, 倾囊相授。 ”王紫苓对记者说,“有人就说我‘讲课都讲过五关斩六将(成功亮点) , 您一讲就讲您的走麦城(失败经验)。’我说, 走麦城也是我的经历, 我得让学生们别在我这里摔跟头。”
  2012年,戏校邀请王紫苓去给学生们说《穆桂英挂帅》。时年80岁的王紫苓执棍,亲自给学生们演示开打和其中一场的穆桂英下场。惊得现场老师说:“您不要命了!”王紫苓回忆说:“孩子们不会,我觉得当时自己还行,那就亲自演示给他们看。”
  今年是咨询委成立的30周年, 咨询委相继在鼓楼博物馆等地举办了多位委员的个人艺术成就展, 并为他们录制访谈录。谈及此事, 王紫苓感动得几近落泪:“没想到时隔这么多年, 观众还记得我。 展览开幕当天, 有位观众跟我说,‘我小时候就跟着爷爷、跟着父亲看您的戏。现在看不到了,但是知道您身体健康,留了这么多资料。作为戏迷粉丝,我高兴。’这些观众喜欢的是咱的国粹,我更应该发挥自己的余热把国粹艺术宣传好。”
  天津市表演艺术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张华对记者说:“每一位艺术家都是一座艺术宝库。”接下来,咨询委还将为老艺术家们的教学留下记录影像。
 
 
                                   2017-07-07
                               (新闻来源:今晚网-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