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艺术舞台>>
  艺术动态  
  根据法国画家泰奥多尔·籍里柯名画改编
《美杜莎之筏》拷问人性

 
    法国画家泰奥多尔·籍里柯的画作 《美杜莎之筏》是世界美术史上的瑰宝, 其深沉的人文色彩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昨晚,以这幅名画为灵感,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法国小剧场戏剧《美杜莎之筏》登陆天津大剧院多功能厅,带领观众直击人性深处。该剧由法国皮科拉家族剧团与斯特拉斯堡国家剧院联合制作。
  籍里柯画作《美杜莎之筏》以浪漫主义的创作理念和写实的笔触, 表现了发生在1816年150余名乘客因人为原因被滞留在一只木筏上,进而展开残酷的生存竞逐,最终仅有10人生还的人间惨剧。活跃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剧作家乔治·凯泽以之为灵感,并根据战争史实创作了《美杜莎之筏》一剧。戏剧《美杜莎之筏》讲述的是二战期间,一艘因躲避纳粹德国轰炸而将儿童们送往海外的英国轮船被鱼雷击中,只有13名儿童逃到一只狭窄的救生筏上,这些儿童起初秩序井然地一同生活,然而在猜忌、自私以及对未来的极大恐惧的作用下,他们逐渐走向成人世界的弱肉强食。
  戏剧《美杜莎之筏》首演于2016年的阿维尼翁戏剧节,以紧张的情节、豪华的制作给业界和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该剧在规模上是一部小剧场话剧, 此次来津演出方与天津大剧院也特地将其安排在仅有400个座位、适合小剧场演出的天津大剧院多功能厅。该剧着重刻画了儿童们内心的变化,在密室般的木筏上,他们逐步失去他们本应拥有的天真和社会性,蜕变为只有着赤裸裸人性的生存动物, 层层推进的变化带给观众极大的压迫感。在人性之外, 该剧还引申到战争、宗教、个体与社会、共生与相杀等深刻的议题,在引发观众共鸣的同时又带给他们广阔的思考空间。
  演出中,《美杜莎之筏》的13位小演员们发挥出色,他们对该剧的演出经验丰富,对人物内心的发展变化表达得得心应手,牢牢抓住观众们的心,此外起用真实年龄的小演员出演儿童,也给观众带来更大的代入感。在舞美方面,该剧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带领观众穿梭在梦境和现实之间。 剧中长6米、宽2.3米、高1.2米的“美杜莎之筏”由该剧原班舞美人员指导、天津大剧院制作,这只写实风格、制作精良的木筏作为全剧的象征和隐喻,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2017-07-19
                           (新闻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