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艺术舞台>>
  艺术动态  
  天津人艺新剧《九天揽月》将于本周日与观众见面。编剧卫中接受了记者采访——
重温“两弹一星”精神

 
    作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献礼作品,由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制作的新剧目《九天揽月》将于本周日在光华剧院与观众见面。在编剧卫中的眼中,“两弹一星”的精神是其背后的科学家们为了国家富强而无私奉献的精神。
  《九天揽月》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两弹一星”的伟大事业中来。将军事题材搬到舞台上,既需要作品充满爱国情怀,同时还要兼具艺术观赏性。这对于编剧来说是一项颇有难度的工作。年过七旬的著名编剧卫中曾为京剧《华子良》、话剧《立秋》《红旗谱》等知名作品编写剧本。这次创作《九天揽月》,他查阅了大量资料,对剧本几次易稿。他对记者说:“有了‘两弹一星’,腰板硬了,才能争取独立发展的空间。科学家是国家的栋梁,有了这些人,我们才能够实现‘九天揽月’。”
  记者注意到,话剧《九天揽月》由卫中和王晓龙共同担任编剧工作,二人是父子。“上阵父子兵”的组合,在剧本创作阶段既能激发出创作火花,也会产生冲突,尤其是年轻人对于历史背景、对于人物的理解与父辈有不同看法,卫中坦言:“比如对那些已经在国外功成名就的大科学家回国的动机,没有经历过的人就不容易理解。我是那个时代的见证者,那种对报效祖国的归属感,对民族振兴的责任感,真的是发自内心的。”
  卫中告诉记者:“当年, 凭着典当裤子也要研制出来的精神,‘两弹一星’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一步步成长起来。国家的发展, 凭的就是争取独立发展和话语权的这口气。 也正因此, 如今重温 ‘两弹一星’精神,显得很有必要。”


 
 
                            2017-07-27
                          (新闻来源:今晚报)